七盘坡位于陕西省眉县营头镇境内,在汤峪镇新联村二郎沟塬西边坡上,是营头镇毗邻的分界岭。
二郎沟塬上有马家山,大小法牛嘴塬,地势陡峭,二面临坡,北邻悬崖,南与群山叠嶂的太白山相连,它位于法牛嘴中段营二路坡边处,因从塬顶到坡下道路有七盘而得名。这条古道是法牛嘴人与灞王河岸新河村唐家院唐氏先祖共同修筑的唯一通道。实现了文化的勾通和物资的交流。塬顶有一颗高大的皂荚树,十分显眼.树杆最粗处两个人抱不住,树冠开阔枝繁叶茂,据说已有七百多年的树龄,是过住行人纳凉休息的好去处,可是每到清明节和国庆节,皂荚树下就会迎来一批又一批不速之客,哀乐阵阵,花圈簇拥,树枝上挂满了黑纱,小朋友还把自已的红领巾绑在上面。据说是在祭奠在扶眉战役金渠包围战中在此牺牲的一位革命先烈,他的忠骨曾在树下静静安卧了六个春秋,1954年被搬了入扶眉战役烈士陵园内永久安放。他到底是谁那?二O一五年清明节当天,春暖窄寒,风雪交加,还伴随着雨水的浇淋,可挡不住扶风、岐山、眉县三地文人骚客对革命先烈的景仰,在宝鸡市诗词盈联学会毕林飞会长,刘启云付会长的带领下,虔诚凭吊了位于常兴镇的扶眉战役烈士纪念碑,然后走进烈土事迹纪念馆,在美丽漂亮的美眉讲解员带领下参观,拂去历史的尘埃,我终于弄明白了,在法牛塬牺牲的烈士英名——他就是三五九旅独立营长栗政通同志。随着美女讲解员清脆甜美的声音,仿佛使我又重新回到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去追寻英雄的战斗足迹。
眉县金渠包围战是扶眉战役中的一段重要插曲。
1948年11月26日至28日,二军在蒲城永丰歼放万余人,活捉敌军长李日基等十几名胡匪捍将。稍事二月整训后将俘兵改造入伍壮大了革命的势力。笠年五月十七日,一鼓作气攻占泾阳县城,端掉敌一五七团指挥所及两个营兵力,连夜渡过泾水,五月二十日在向咸阳武功西进行军途中,突闻古城西安回归人民怀抱,士气大振!缺胳膊少腿的胡匪三十六军残部,于六月十日向斜谷北撤一段后,打探渭河南岸仅我军一个师的兵力,敌三十六军认为有机可乘,遂掉头沿秦岭北麓渭河南岸东犯。于十二日十时抵达金渠,.其实六月十一日,我军在罗局,益店一带伏击敌冦,掩护二军主力南渡渭河.好大喜功的敌人并未察觉。二军首长遵照一野上司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后撤至眉县以东槐芽,清华,敌穷追不舍。兵团司令员王震果断决策,决心歼灭这股孤军深入的胆大妄为之!我军四.五师在清湫村南北一线正面迎敌,向其发起攻击。六师由法牛嘴南原等地由秦岭北麓穿插至烟霞村,攻敌后背断敌退路。六月十二日十一时许,六师主力除一个连控制法牛嘴和一个连对营头镇方向警戒外,开始向烟霞村方向运动。十四时左右,敌36军左翼28师先头部队接近我师清湫村前沿阵地,其右翼165师四九五团向我军六师法牛嘴以及其以南一线阵地猛烈进攻,使我军大部分阵地丧失。战斗打的异常艰苦,敌占我夺,我占敌攻,反复争夺,成胶着状态。我二军第六师独力营奉命控制金渠镇以南马家山的制高点,不料此山早已被敌捷足先登。独立营不知其情。刚一靠近就遭敌阻击,强烈的火力封锁住我军前路。独立营当即调整兵力部署向敌展开反击,独力营营长栗政通肩负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临危不惧,奋勇当先。带领三连战士顽强冲杀,在马家山以北二郎沟塬几经反复争夺激烈战斗,歼敌一部,残匪向西北溃败,我军终于胜利占领马家山制高点。然而栗政通营长在战斗中不幸头部和腹部中弹,伤势严重,他忍着巨痛对政治干事花玉春吩咐说:我不行了,你告诉李教导员,叫他接替我好好领导部队,前头还有好多恶仗险仗要打,一定要听党的话,完成光荣的任务,我死了不要紧,中国还有四万万同胞等着我们拯救,中国一定会解放!革命马上就会成功!他用微弱的声音却说出了坚强有力鼓舞人心的最强音。话刚说完他就扭过头去,脸上浮现着对胜利企盼的微笑离开了人间。顿时,哭声震天,乌云低垂,灞王河哽咽,秦岭也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大家在这颗皂荚树下抱土为坟,用集体鸣枪的方式向敬爱的栗政通同志送行。
栗营长牺牲后我军化悲痛为力量,率军军下山乘胜追击,一举消灭了营头永安村,烟霞村据守的残敌,直插金渠镇西南和斜谷,严防由斜谷北出増援之敌,确保我军左翼安全。十二日十六时我先头部队展幵全面攻击,当晚在金渠镇迅速包围了敌165师,胡匪凭借有利地形集中火力企图垂死挣扎,我军沉着勇敢,用火炮强攻,崔毁敌头道防线,经四小时激战斗敌被全部击溃。我军奋起直追,大部分则反击北援之敌,敌增援兵力以团营队形向我军阵地猛烈进攻,我军坚守阵地集中火力给敌以重创,多次打退敌人进攻,我军前沿阵地前敌人死伤遍地,鬼哭狼嚎。直到上午七八时左右,接到师部撤出战斗的命令,十团掩护军炮兵先撤出战斗后,我军继续抗击内外敌人,战士们临危不惧与强敌殊死博斗,终于将敌援军击退三公里之外,杀出了一写条血路,顺利撤出战斗。转移到横渠、哑柏以南地区,此战俘敌二千多人,极大挫伤了敌人的士气,提振我军声威。使全军指战员振奋了精神,昂扬了斗志,为打好更大的战役总结了经验教训。
栗政通同志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被压迫民族扬眉吐气,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光荣牺牲已整整六十七个岁月了。今天的法牛嘴上下农村祥和,人民早已过上了甜美的小康生活。住楼房,玩手机,耍电脑。骑摩托,开小车早已不是新鲜,田园花果飘香景色秀丽通村公路四通八达,栗烈士若果泉下有知也会含笑祝福。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为了大多数人民安康幸福,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共和国忘不了他们!人民忘不了他们!虽然法牛嘴皂荚树下栗政通的尸骨,已于1954年8月被迁葬到扶眉烈士陵园永久安放!可附近的人们至今忘不了他,时常挂念他、祭奠他,皂荚树虽然默默无语,可他见证了那场血与火的战斗洗礼,亲眼目睹了英烈的英雄壮举。也静静为英烈守了六年的英灵虽然烈士忠骨移走了,可英烈精神永存。每年清明,国庆节皂荚树成为人们寄托哀思的纪念碑。每当呜咽声起皂荚树也沙沙哭泣,为英烈栗政通献上自已深深的思,永世不悔,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