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战疫 共克时艰”|宝鸡市群众文艺作品选登(四十七)
宝鸡文旅之声
编前语:
庚子岁首,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亿万人心,为展现全市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特开展征集“群文战疫 共克时艰”群众文艺作品活动,鼓励广大群文工作者、业余文艺骨干、文艺爱好者用文艺作品记录这些“战疫”瞬间,激励、引导人民群众坚定必胜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此次征集活动,共征集文艺作品300余幅,作品包含文字、书画、摄影、剪纸、朗诵等,我们将陆续把这些优秀文艺作品在线上展出。
牵 挂
杨永梅
今年春节,一个长相奇怪的病毒如洪水猛兽般席卷全国,来势之猛远盛SARS病毒,先是在武汉肆虐,继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其他城市蔓延,有武汉旅居史的人所经之地无一幸免,一时间,人们谈“冠”色变。各地公职人员陆续被组织召回提前上班,年味瞬间荡然无存。医护人员首当其冲,其他岗位紧随其后,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每天看到官方发布的迅速攀升、几乎翻倍增涨的数据,数字的概念在人们脑海中一次次被放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每个人都捏了一把汗,心紧紧的揪着。看到身赴抗疫一线年过八旬的老院士、累倒在医院走廊的义务工作者,我们这些暂时安全的人心里五味杂陈,担忧、敬佩、怜惜...... 他们也有家人,他们自己更是身处险境,为了他人的安危在和死神赛跑。
而此时,最让人揪心的就是家里的老人、孩子。大年初二下午单位通知上班,匆匆整理东西,全家从老家返回县城,在返程的车上给远在四川老家一个人在家的父亲打电话,他说正在前往城里亲戚家的班车上,对于我的提醒父亲没怎么当回事,自己有些不快,反复叮嘱父亲早早回家,千万佩戴口罩注意安全。初四上班外出检查回来后又给父亲打电话询问他的情况和老家的形势,此时父亲已经明显提高了警惕,说他正在回家的火车上、已经戴了口罩、自己一切都好,让我放心,顿时感到欣慰,又啰嗦一通,嘱咐父亲千万不要串车厢,回家别出门,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别喝酒,防止感冒。紧接着,又给在达州的大弟一家和远在贵州石阡岳母家过年的小弟一家打了电话,千叮咛万嘱咐他们注意安全,照顾好老人和孩子。自己家里,我和老公上班后,就婆婆和儿子两人在家,我们一回家就给婆婆通报疫情的发展,灌输不能外出、做好各种防护的思想。以往放假回家不怎么宅家的儿子这次表现非常好,近期一直宅在家里,手机不离手随时留意疫情动态,在家族的群里发布疫情信息和注意事项,还提前去超市买了消毒湿巾,我和老公一进门就拿来湿巾让我们擦手,时刻不忘对奶奶强化疫情严重性的认识。
随着疫情的加重,宾馆、饭店相继歇业,超市陆续关门,百姓闭户,昔日繁华的街道几乎空巷,学校推迟开学,海陆空交通管制,每个行业、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场战争做着贡献。每天及时浏览官方的通报,感觉疫情在一步步向我们逼近,特别是1月28日的通报中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已有3例确诊病例,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貌似人心惶惶,但我们的工作井然有序,同事们每天坚守岗位,着装佩戴口罩外出检查,比以往更加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监管角落。我们对家人的提醒、叮嘱也如功课般一日不落,这个时候,保护好自己就是在保护别人,自己安全就是在给国家减轻负担。
我们保护好自己,我们牵心家人,我们一样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揪心。我泱泱中华,几千年屹立不倒,鸦片战争我们胜利了,八国联军侵华我们胜利了,抗非我们胜利了,抗洪救灾我们胜利了,“5.12”地震我们胜利了......事实证明,不屈不挠、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大批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也一定会战胜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天佑祖国!天佑同胞!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艺术的陪伴下,让我们树立必胜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定能打赢这场战“疫”!同时,我们也特别向医务工作者、部队官兵、公安民警等所有为战胜疫情而努力的人们,表达深深的敬意!
2020年3月26日